一億元打造歷史,統治者消滅語言

馬志翔導演執導的「KANO」,內容改編自1931年,台灣嘉義農林棒球隊遠赴日本甲子園征戰,獲得亞軍的故事,演活了高中棒球員作為主體,日本殖民時代為背景的歷史。KANO中,主要語言是日語,次為台灣話/閩南話,還有相對少量的客家話及原住民語,各種語言很自然地交錯出現在電影場景中,讓人感到親切又陌生。在那些熟悉的早期台灣街市、常民生活中,語言結構與今日大相逕庭,各種階層的台灣住民,無論農民、學生、商賈皆對此習以為常。這樣異樣的情景,對筆者而言頗為衝擊,心中不由得生出了問號:為何像我這般土生土長的台灣青年,對距今不過八十年的台灣人生活樣貌,會如此陌生呢?

八十年前,我所站的這片土地是什麼模樣?誰能告訴我?

八十年前,我所站的這片土地是什麼模樣?誰能告訴我?

中學時代學習的台灣史,多將日本殖民單純描寫為萬惡帝國形象,然而看過此片後,追查對比日本國與國民黨政府對台灣本土語言箝制,卻發現後者比諸前者,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日本殖民台灣時的語言政策,分為安撫、同化、皇民化三期,初期採取「漢文台語模式」,在學校會教授台灣語及漢文,以台灣語教授文言文,直至1924年才廢止公學校內漢文之授業,逐步推行當時的「國語」,也就是日語;日語遂成台灣彼時的公共語言,本地語言(漢語、台灣語、客家語、原住民語)隱入私人生活。然而,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一旦離開教室就使用母語,日語始終是教室中的語言,尚無機會完全壓制、取代本土語言。

我們如今慣於使用統治者的語言,卻逐漸失去了理解歷史的能力…不知過往的人,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我們如今慣於使用統治者的語言,卻逐漸失去了理解歷史的能力…不知過往的人,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順著時代而下, 1945年國民黨政府開始在台展開國語(漢語)推行計畫,禁用日語、本土語言,其國語獨尊的姿態遍布學校、公共場合、報章雜誌、廣播電視各個生活領域。試著想像一下吧:KANO中的農民、學生,本來慣於使用日文或本土語言溝通,賴以為生,突然被告知、禁止使用自己擅長的語言文字,該是何等痛苦?統治者使廣大的民眾一時失語,也影響了謀生、階層翻身的能力,如此政策,可比日本殖民政府良善嗎?日人之於台人本是殖民,國民黨政府卻是當時台人心心念念的祖國;日人欺台不意外,祖國壓制卻格外辛酸!

筆者來自本省人家庭,成長過程中鮮少在家裡也鮮少聽父母使用他們自小習慣的台語,導致筆者的台語程度竟不如英語,想來正是鴨霸的「國語政策」影響!失去了母語的台灣新世代(無論其母語是台語、客語或者原語),我們一並失去了甚麼?失去了理解尊長耆老的工具,斷層加深;失去了對本土語言的敬重,連帶影響看待自身文化的想法,認定本土文化粗糙且不值一晒;更進一步,在學校接觸許多大中華思想的我,過去總是無法理解老一輩對日本文化的懷念所謂何來,甚為輕蔑;對中華文化的傾慕,也總是與自身對台灣的情感相互衝突……如果「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是由晚到的外省移民、早到的本省移民、原住民、新移民所組成的,為何我們的語言、教育、歷史、文化皆不成比例的傾向代表大中華思想的「漢語」?為何我們對幾十年前發生在同一塊土地上的歷史事實渾然不知?

前陣子,台灣的政府為紀念「中國對日抗戰七十週年」編列一億元預算,渾然不覺「中國對日抗戰」之事固然影響了台灣人,卻發生在天涯彼岸;至於那些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真實語言、歷史,不知我政府是否正惡意遺忘,任其荒廢呢?而那一億元錢,仍是出自於台灣人所繳交的稅金啊!引水澆灌他人花園,豈不可悲可嘆?

1 comments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