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延伸:台灣型威權主義體制

百年追求讀書會至今日已經轟轟烈烈打鐵趁熱地進行過兩次了!雖然對於書目的討論還停留在第二章節,但熱情參與的朋友,都已經對於閱讀本書所引起的「覺醒」之感有多方分享。大家也各自陳述了家中的政治立場,自身過往與今後的政治視角,從而沉澱自己,進入歷史的閱讀,首先理解事實,再求認同。

今天這篇文章是本聯盟史貴人(詳見頁末作者簡介)選的延伸閱讀,日人若林正丈之著作《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的摘要。若林的著作,主要是研究威權主義的型態,但卻可以帶領我們,淺顯地理解國民黨政權當年進入台灣後,使用哪些手法融入、控制台灣社會的各個層面。藉由非台灣人的眼光,或可跳脫自身情感的框架,真實認識權力、鬥爭、爭奪、這些歷史的確實樣貌。

文或艱澀,請各位斟酌服用囉!

介紹「台灣型威權主義體制」[1]

國民黨於1949年底敗退至台灣,透過《動員戡亂臨時條款》、〈戒嚴令〉等「非常時期」的法制來維繫其統治,並在1950年代初期進行「黨改造」來強化「領袖(蔣介石)-國民黨-中華民國」此統治架構的基礎。這個漸趨一元並穩固下來的政治體制,一直延續到1980年代後半解除戒嚴為止,日人學者若林正丈則試著用「台灣型威權主義體制」作為理解這個時期的國民黨統治型態。

「威權主義體制」概念,係比較政治學中為了在冷戰時空架構下,即極權主義體制[2]與民主主義體制此兩極分法之中,所不能解釋說明的某種政治體制而提出,一般是採用西班牙政治學者Juan J. Linz的定義:「所謂的威權主義體制,是有所限制,而且責任所在亦採不明確的多元主義,這種政治體系中,沒有不可質疑的最高意識型態(但有明確的心態),同時不論在內容上或廣度上也沒有高度的政治動員(發展到某個時點之前除外),領導者(有時是少數者集團)的權力行使,形式上無限,但實際上是在完全可預測的範圍內。」

若林所欲檢驗的,則是Linz這種威權主義的概念是否適用於台灣的政治體制,並提出了五項論據以作為檢驗的對象。在此想與大家討論與分享的,並不是政治學中嚴謹的理論模式的比較分析,理論模式的次級化處理等問題亦不在討論之列。而是透過學界對於「威權主義」、甚或是「台灣型威權主義」討論,來稍微深入點去了解當我們平常使用到「威權主義」這項概念時,其內涵究竟為何。另外,若林藉由威權主義體制的概念來探討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一方面可以橫向理解在東西冷戰架構下威權主義體制出現的背景及其普遍模式,另一方面透過比較則可得知國民黨在統治上有哪些特色,相信可以更有助於去理解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型態。

若林在其著作的序章中,提出了五項論據來討論國民黨的威權主義體制,分別是:

(一)、疑似列寧主義的黨國體制:

所謂的列寧主義,指的是共產黨統治方式的若干特徵,如:以黨控制國家官僚機構、軍隊、社會團體、「友黨」,以及輔助機構的青年團(共青團)、黨政策決定上的民主集中制。而1950年代中期之後的國民黨在統治上的特色,也符合上述屬於列寧主義的若干特徵。

但是,國民黨另有兩項特徵卻讓其與列寧主義式政權區別開來:一個是信奉孫文的「軍政、訓政、憲政」為政治發展論的正統學說,並仍以「民主憲政」為口號;二是其資本主義經濟型態。故其列寧主義式的性格是「疑似的」,其黨國是「不完全」的,因此與「極權主義」有了界線而可被放入「威權主義」的範疇內。

(二)、以「法統」體制排除大眾

所謂的「法統」體制,就是依「中華民國憲法」所組成的政府,以此所延伸的概念是國民黨才是法統的唯一繼承者,亦即國民黨才是中國唯一的正統政府的概念。然而,在內戰中倉皇頒佈的憲法,不久後即遭《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凍結部分條文,並輔以「戒嚴令」而進入了戰時體制。在國民黨敗退至台灣後,這個民主憲政被扭曲的情況則被進一步強化,除了第一屆中央民代不改選(形成萬年國會),也鞏固了強人統治,蔣介石即是在修改《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的狀況下,得以持續連任至死於任內為止。另外,大眾也因此被長期被摒除於中央政治參與之外。

(三)、政治菁英的族群二重架構

「中央v.s.地方」的統治組成,呈現「外省人v.s本省人」的族群二重構造,且相互間鮮少流動。而能在地方佔據一席之地的本省人,主要由「地方派系」所維持,他們雖受黨國體制的控制,但並不屬於他們的一部分。(下述)

(四)、對於外部正統性的依存──戰後世界霸權國美國的支持

在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在1970年代以前,對美國的依存全面存在於軍事(軍事援助、條約協定、第七艦隊協防)、經濟(總額15億美元以上的經濟援助、提供巨大的出口市場)、政治(支持國民黨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這些支持,提供了國民黨追求內部正統性的環境和資源。

(五)、二重的侍從主義

此種二重的侍從主義,即「黨國菁英(統治菁英)-地方派系-地方選民」三者的架構,也是國民黨內部正統性的重要來源。

統治菁英先是以龐大的資源來保持外省人菁英集團內部的團即,接著懷柔有聲望的本省人世家,在地方選舉的層次扶植相互競爭關係的複數地方派系。透過這種分配,黨國與地方派系之間就有了恩庇關係。這樣產生的地方經濟型態,便是「地方聯合壟斷經濟」(如地方運輸業路線、農業金融、地方公共事業等)。

另一方面,地方派系領導者則利用「地方聯合壟斷經濟」而產生的資源,來培養自己社會上侍從主義的網絡,並在選舉時以此網絡獲得選票。進一步地,地方選民對地方派系領導者的支持,最後再轉換成大眾對國民黨的支持。就這樣,黨國菁英和地方派系之間,成了相互依存的關係,用賦予地方被分割的政治威權即地方經濟特權,來交換民眾對國民黨投票的支持。

這個機制可以使國民黨仍夠柔軟地克服在台灣社會上的孤立,把隨著經濟發展而引發的社會壓力,限制在選舉政治的框架內,並在自己仍保持主導權的情況下,推動漸進的民主化。

 

以上五點是相互連動的一套系統,若林這本著作的章節架構也是依循這五個特點所安排。在威權主義體制的確立(在美國提供外部正統性的支持下,黨國體制經歷1950年代而確立)、展開(60年代達到最高度的安定)、修正(70年代起因對外危機的困境下轉而強化內部正統性)及轉型(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的複合式危機:與美斷交、中國的攻勢、黨外興起、經濟成長瓶頸)的過程中,見證台灣政體的變動。

[1]參考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義,2009)頁,29-44。

[2]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也譯作全體主義、總體統治。係一種政治學上的用語,用來描述一個對社會有著絕對權威並儘一切可能謀求控制公眾與私人生活的國家之政治制度。

發表留言